【案例背景】
小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相关专业,来接受职业指导前已经有两次就业经历,每次都以工作不到一周就被辞退而失败。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小吴略显憔悴,在谈到工作相关问题时,显得有些局促不安。通过一些简单的问答,我了解到小吴在校时成绩较为优秀,曾多次获得院校优秀学生奖学金,社会实践活动能力也较强,但是他在毕业回千岛湖的半年中,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两次就业都过不了试用关,主要原因是小吴在很多事情上都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小吴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从大学生到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如何设定求职就业预期,如何平安度过关键的试用期。
小吴2013年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千岛湖发展是迫于父母的强烈要求。小吴缺少择业经历,不太了解千岛湖的就业形势,这两份工作都是通过亲戚介绍的,都是在千岛湖镇上的小企业做电脑信息维护工作。小吴的职业理想是要去大企业工作,因为大企业工资高、环境好,觉得只有在大企业才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两个工作岗位都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因此上岗后工作消极懈怠。
针对实际情况,我建议小吴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拓宽思路,不要总想着一步到位,盲目将求职范围局限于大企业。先在小企业做信息管理员也是不错的选择,业余时间还可以不断给自己充电,等有一定的实力后,再实现自己的目标也不迟。
通过职业指导,小吴及时调整了就业心态,转变了“一步到位”的狭窄思路。目前千岛湖经济发展主要以中小型酒店服务行业为主,小吴在重新择业时,我为他推荐了一家星级酒店信息管理员的岗位。上岗后,小吴主动去了解企业文化,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合格员工的角色转变。
【指导心得】
在职业指导中遇到像小吴这样的应届毕业生不在少数,他们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生活优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由父母安排妥当。他们的择业思路比较狭隘,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因此很容易步入就业误区。我们必须引导他们认清现实,不能太过理想化,否则就可能水中捞月。
其实,大公司和小公司各有优劣。在大公司能学到比小公司更规范的操作流程,有更好的福利保障和培训机制,但晋升机会较少,发展平稳。小公司虽然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比大公司逊色点,但技能提升也许要比大公司快,晋升机会也许比大公司多。大学生刚毕业,选择工作无外乎考虑公司规模、福利待遇、技能提升、自身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职业经历还是一张白纸,首先要为自己定下目标,该往什么方向发展,然后低起步高发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职业目标。
刚毕业的大学生更不应该把高收入当作好工作的首要标准,快速提升自身素质、积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经历才是最重要的。
(杭州市淳安县就业管理服务处 徐年利)
【拓展链接】
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求职心态
初次就业不要指望一步到位。 现在很少有人会在一个企业工作一辈子,因此,下岗,再就业,跳槽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大学生初次就业固然要慎重,因为一个好的起点对今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期望一步到位的想法是很不现实的.所谓到位就是对找的工作在待遇,个人兴趣,事业发展,地区环境,人际关系,企业文化等方面都十分满意,但这一切都是在变化中的。当你越来越深入地了解社会,你才会真正认识到"天外有天"的道理.初次就业,重在通过实际锻炼将所学知识转化成技能和经验,而对待遇上的要求不要太高,但不能收入低到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记住一点,骑着驴找马比走路找马要容易。
培养求职者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社会分工的高度专业化,企业很难完全靠自身力量来对应聘者是否符合要求做出判断。因此,常常提出一些诸如学历、文凭、证书、职称、工作年限等“硬指标”,有时学校和老师的名气,社会背景,社会关系等因素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求职者千万要记住,这些都是“敲门砖”,但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就是求职者的核心竞争力。由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企业为适应环境不断做出调整,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大学生不要在学习期间就给自己过早地确定职业目标,因为专业对口是一种理想化的就业,在大多数时候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选择。
(摘自山东英才学院网《大学生求职应该树立怎样的求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