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服务 >> 网上党建 >> 学习材料  

《学习辅助材料》第一部分:主题教育应知应会

发布日期:2023-11-10
第一部分 主题教育应知应会
1.第二批主题教育时间和对象安排是什么?
第二批从 2023 年 9 月开始,2024 年 1 月基本结束,对
象包括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和其他基层党组织。
2.开展此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什么?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3.开展此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
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
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
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4.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具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
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
5.开展此次主题教育的重点措施是什么?
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
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
16.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开展理论学
习的教材有哪些?
必读书目: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选读书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
纲要》《论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
述摘编》。
特色学习材料:《习近平在福建》《习近平在福州》《闽
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福州古厝>序》。
7.开展此次主题教育,基层干部党员、普通党员开展理
论学习的教材有哪些?
基层干部党员、普通党员只要求通读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样发展形
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
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
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
2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
发,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
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是
什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
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
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
是什么?
(1)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
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
3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
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3)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
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4)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国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5)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7)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
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
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
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4(8)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
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
一流军队;
(9)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
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
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人推进反
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
大社会革命。
12.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
略的“十四个坚持”是什么?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5(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十三个方面
成就”是什么?
(1)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上,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
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
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
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2)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
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
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3)在经济建设上,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
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
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4)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
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
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
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5)在政治建设上,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生动活泼、安
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
(6)在全面依法治国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
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7)在文化建设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
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
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
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8)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
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
稳定奇迹。
(9)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
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
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0)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
性重塑、重整行装再出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人民军队坚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
行动捍卫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1)在维护国家安全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
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
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
7(12)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党中央
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的举措,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爱
国者治澳”,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为推
进依法治港治澳、促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打下了坚
实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
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牢牢把握两岸关系
主导权和主动权;
(13)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
明旗帜,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
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14.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
方法的“六个必须坚持”是什么?
(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2)必须坚持自信自立;(3)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4)必须坚持问题导向;(5)必须坚持
系统观念;(6)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15.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是
哪一次会议上?载入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
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工作动态  
热点图片  
福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古田路128号劳动大厦二层
综合部(办公室)电话:0591-83325324 人事代理部:0591-83354217 人才交流部:0591-83849356
信息技术科:0591-86251529 档案室:0591-83323470 传真:0591-83332124 监督电话:0591-83325324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闽ICP备06006098